金融科技

  • 金融科技发展与统一大市场形成——基于要素流动的视角

    张正平;程灿;赵魏兰;

    我国正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打破市场分割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金融科技作为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创新力量,有望成为促进统一大市场形成的新动能。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相对价格法构造市场分割指数,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对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科技显著促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第二,金融科技通过促进资本要素流动和信息要素流动推动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第三,相较而言,金融科技对人力资本水平高、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低、法制水平高地区的统一大市场形成的促进作用更大。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2025年02期 No.302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金融稳定

  •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商业银行风险——基于风险异质性视角

    李菲菲;薛瑞乐;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已成为威胁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债务来源、投向、偿还等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银行不同风险的理论机制,并采用2009—2021年商业银行微观数据以及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商业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不仅会提高银行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个体风险,也会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且相比全国性银行,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地方性银行各类风险的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会通过信贷扩张、土地财政依赖渠道提高银行信贷风险,通过期限错配渠道提高银行流动性风险,通过扩大影子银行规模、提高银行个体风险进而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

    2025年02期 No.302 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连锁股东与“存贷双高”异象

    郭桂华;任依琳;

    本文基于连锁股东协同治理效应的视角,选取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连锁股东对企业“存贷双高”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股东能够抑制企业“存贷双高”异象,且连锁股东数量越多,越能降低企业“存贷双高”发生的概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连锁股东可以通过信息传递、强化管理层监督治理、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削弱企业高现金持有与短期贷款的动机,进而抑制“存贷双高”异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信息环境优越、治理环境欠佳及竞争地位突出的环境中,连锁股东对“存贷双高”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2025年02期 No.302 2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绿色金融

  • 绿色金融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苏蕾;任贵超;

    绿色金融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区域间是否会产生集聚协同效应并进一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绿色金融对跨时期、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能否产生跨时空扩散效应,是新时代逐步推进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静态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讨论绿色金融对本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以及对周边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2)经济体量相似地区的绿色金融、农业高质量发展集聚表现出“高高”与“低低”的分布特征。(3)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促进作用,绿色金融服务的不断完善在促进本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对周边地区亦产生正向激励效应。(4)绿色金融依托绿色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形态两种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5)在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绿色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6)不同粮食功能区之间由于农业生产要素差异,绿色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粮食主销区、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

    2025年02期 No.302 3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外部评级与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港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邹艳芬;肖志文;

    在生态文明战略引领和“双碳”目标约束下,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为破解企业高质量发展难题提供了应对之道。本文以2017—2021年港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依据《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研究外部评级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评级能显著提高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机制分析发现,外部评级通过价值驱动与合规压力效应促使企业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道德规范在外部评级与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中存在遮掩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小规模企业组、中国香港及海外企业组和低环境敏感度行业企业组中,外部评级对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效应更显著。

    2025年02期 No.302 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绿色金融政策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杨彩林;邹晶莹;张超林;

    本文依据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14—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在综合测算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时点差分法研究了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但具有一定滞后性;绿色金融试点政策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两条路径来推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和市场化水平在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影响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政策效果在高新技术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据此,我国应因地制宜推进绿色金融政策,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企业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No.302 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金融市场

  •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吗?——基于中小型制造企业债务融资约束视角

    张馨心;

    本文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5—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中小型制造企业债务融资约束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著降低了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对缓解其“融资难”问题有一定帮助,但并未有效解决企业融资期限错配问题。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改革的红利效应主要惠及民营制造企业,并显著改善了其“融资难”问题。研究结论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改善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5年02期 No.302 70-7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 化债背景下银政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发展策略研究

    张圆圆;季忠艳;熊舒莉;

    新时期政府投融资以市场化为主导,向国企资产运营化和运营资产证券化的方向发展是必然选择。银政金融业务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领域,随着政府债务情况的变化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论述银政金融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信用风险两个维度论证了银政金融业务的价值贡献与风险程度,并提出银政金融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地方政府投融资应着力提升国有资产投资回报率和价值创造能力,以政府引导基金为支撑,创新新增投资业务合作模式,同时以公募REITs业务为抓手,盘活存量业务;商业银行要制定差异化经营策略,严格管控传统政府类金融业务风险,同时构建产业生态链,创新股权财政金融服务模式。

    2025年02期 No.302 7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