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

  • 绿色债券发行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

    徐炜;张昕瑶;陈文婷;

    绿色债券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也为培育企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刻画了绿色债券发行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2015—2023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运用多时点DID模型、连续DID模型、PSMDID、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法等综合探究绿色债券发行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从资源配置及监督效应两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发行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绿色债券当期发行存量规模与新质生产力水平呈正相关。机制分析发现,在绿色债券发行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监督效应的有效发挥起到了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重点污染监控企业而言,绿色债券发行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提出建议: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多层次发展,提高企业参与度;引导绿色债券资金优化企业配置,提高绿色债券监管机制;制定差异化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协调发展。

    2025年07期 No.307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愿型环境规制与企业韧性——基于绿色工厂认证的准自然实验

    刘丽娜;张慕晨;马亚民;

    绿色工厂认证是中国本土的自愿型环境规制政策,其在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意义重大。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绿色工厂认证能否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赋予企业坚韧生长的能力,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基于2011—2023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样本,选取绿色工厂认证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研究自愿型环境规制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工厂认证能够显著增强企业韧性。机制分析显示,绿色工厂认证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增强供应链议价能力,从而提升企业韧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重污染行业、行业竞争程度激烈、环境规制较强地区以及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中,绿色工厂认证对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研究对深入理解自愿型环境规制影响企业韧性的内在逻辑并精准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5年07期 No.307 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金ESG投资促进企业低碳化发展了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李子厚;谢婷婷;

    企业低碳化发展是贯彻绿色新发展理念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我国公募基金签署PRI的准自然实验,以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基金ESG投资对企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签署PRI后,公募基金通过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增加研发投入、缓解代理问题以及降低融资约束四个渠道,抑制了企业的碳排放强度。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公众环境关注度高、环境规制严格和行业竞争激烈的场景下,基金ESG投资抑制企业碳排放强度的效果更加明显。

    2025年07期 No.307 2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数字经济

  • 数字能力对居民家庭生计韧性的影响研究

    罗荷花;刘慧婷;贺璐;

    基于2016—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数字能力对居民家庭生计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居民家庭生计韧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能力可以通过提高家庭收入多样性和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来提升居民家庭生计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能力对东部地区家庭、高教育水平家庭和“非脆弱”家庭生计韧性的提升更为明显。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制定居民数字能力培养与提升工程、拓宽家庭收入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数字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以期不断提升居民家庭生计韧性,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025年07期 No.307 3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兼论“灯塔工厂”的引导效应

    张洪昌;陈宇洋;王越;

    数字化转型在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同时,是否也能推动环境效益的提高?对此,本文采用2010—2023年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讨论了“灯塔工厂”数字化转型的行业引导效应与城市引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了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第二,数字化转型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污染程度以及是否位于资源型城市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第三,绿色技术创新和企业ESG绩效在数字化转型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第四,“灯塔工厂”数字化转型对同行业、同城市整体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主要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与企业ESG绩效来实现。研究结论为促进企业数字经济发展、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提供了实证依据。

    2025年07期 No.307 5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绿色金融

  • 碳风险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

    陈凤霞;许妍;

    在碳规制背景下,碳风险不可避免地会对企业财务资源配置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碳风险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碳风险会显著提高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碳风险会促使企业出于预防性动机和代理性动机而提高现金持有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碳风险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提高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污染行业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加强企业碳风险管理和提升财务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5年07期 No.307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绿色金融、环境规制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杨阳;

    本文基于2014—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绿色金融、环境规制以及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以及资本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企业,绿色金融对其新质生产力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绿色金融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环境规制在绿色金融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推动企业融资降价提质、加强环境规制顶层设计等建议。

    2025年07期 No.307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经济

  • 数字贸易、要素配置扭曲和企业创新边界

    于世海;邢金娜;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了数字贸易发展对企业创新边界的影响机制及其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贸易的发展对企业创新边界具有显著的扩张效应;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贸易主要通过缓解要素配置扭曲这一核心渠道促进企业创新边界的扩展,具体表现为优化研发人员的配置效率;第三,高管团队海外背景能够缓解要素配置扭曲在数字贸易与企业创新边界关系中的不利影响。文章从要素配置效率的新视角,揭示了数字贸易影响企业创新边界的内在机制,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理论的研究维度;通过识别高管团队海外背景的调节作用,为理解数字贸易效应的异质性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解释;为政府部门制定差异化的数字贸易促进政策和企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证依据。

    2025年07期 No.307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